第04版: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农业 绿色田野绽放共富之花

  

  ■记者 吴梦诗 通讯员 赵泉鉴

  图片由嘉兴市科技局提供

  

  嘉善县陶庄镇金湖村,即将迎来一年一度水稻丰收的美好时节。

  在嘉善金穗粮食专业合作社一侧,成片水稻长势喜人,美不胜收,仿佛一张巨大的嫩绿色地毯。“2018年起,我们和浙大的科技特派员搞了合作,每年的水稻产量都在往上涨。”嘉善金穗粮食专业合作社社长杨其荣说。

  杨其荣口中的“科技特派员”是来自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熊义勤。2018年,熊义勤来到嘉善陶庄镇金湖村作指导,还带来了一件秘密武器——“新型水稻提质增产专用叶面肥真打粮”。“水稻是我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农民种植水稻经济效益普遍偏低。”熊义勤说。

  在不增加农民种植成本、不改变种植模式和习惯的前提下,如何让水稻提质增产、让农民增收,一直是各级政府和科研人员在思考的问题。而熊义勤研发的这种款“叶面肥真打粮”,只需要在水稻始穗期对着叶面喷一次100毫升,不仅可使中等肥力稻田达到平均亩产增100斤左右的效果,同时还能在加工大米时出米率提高5%。该成果基础研究已被国家科技部立项并验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叶片“吃饱”水稻粮食增产。这种“叶面肥真打粮”的效果到底有多好呢?

  杨其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农户通过使用“新型水稻提质增产专用叶面肥真打粮”,中等肥力条件下每亩可平均增加水稻产量100斤左右,按销售价150元/百斤计算,除去产品成本250元/亩,可为农民净增收100元以上。此外,大米加工企业加工大米可提高出米率5%左右,也可增收1500元左右。像他们合作社加工优质大米出售,至少能增加135万元利润。

  近年来,嘉兴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壮大全市科技特派员队伍,通过积极对接上海交大、浙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进一步承接派出单位优质资源。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9批、共计1573人次,涉及镇、街道60多个,实行科技专项500多个,赴镇(街道)、企业、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开展“五员联动式”帮扶(科技政策宣传员、农业技术指导员、示范基地建设员、农业科技推广员、抗疫复耕指导员),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科技赋能农业,人才是主体,农业载体是基础。围绕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嘉兴狠抓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驰而不息做好各类农业载体创建工作。

  “我们通过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专项行动,积极走访和指导服务涉农科技型企业,在农业领域不断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培育机制,以实地指导和服务海盐通元镇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实现我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覆盖。”嘉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涉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4家(全省第三),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8家(全省第一),省级以上星创天地17家(全省第三)。

  此外,嘉兴还致力于强化种子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开展育种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本土种业企业发展壮大,助力绿色田野绽放“共富”之花。2021年,嘉兴市农科院重点研发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2022年度的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嘉兴围绕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育种、良种良法配套和机械设备等领域加强技术核心攻关,组织实施农业领域市级公益性研究计划项目12个,其中财政资助项目10个,新申报省“尖兵”“领雁”涉农项目3个。

  

2022-08-20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122697.html 1 3 科技赋能农业 绿色田野绽放共富之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