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刘 扬 汪燕鸣
只需一张图,搭载人工智能技术,便可快速生成一张定制版的创意照片;短短10分钟,外卖打着“飞的”从天而降;一台AIGC打印机和一台数字化绿色印染一体机相连,就组成了炫酷的“AI未来工厂”,一条定制化丝巾半个小时内就能制作完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加速走进我们的生活,惠及千行百业。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不久前,我市发布《嘉兴市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规模突破1000亿元,打造长三角智算中心、长三角算力产业集聚地和长三角算力应用创新地,加快建设算力产业强市和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高地,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未来产业,以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智造创新强市建设。
促进人工智能
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位于嘉兴市南湖区湘家荡区域的智谋(浙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谋科技”),记者见到了一只银色的机器狗,其灵活的动作、炫酷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
“这就是在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亮相的巡逻机器狗。”智谋科技相关负责人说。这只机器狗身上安装了多个摄像头,能进行360°的视频数据采集,依托中国联通5G专网,数据可同步传送到公司的智能大脑系统。
自2022年落户湘家荡区域以来,智谋科技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相关领域创新应用为主攻方向,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形成了智能系统、无人装备、智能制造3个核心业务板块。今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2000万元。
“到明年,我们将实现人工智能1.0版到2.0版的跃升,并用5年时间升级到3.0版,打造更多的应用场景,形成一套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智能装备体系。”智谋科技创始人余旸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信心。
目前,全市有智能物联规上企业441家,2023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800亿元,列全省第二,其中人工智能企业188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人工智能制造业增加值194亿元,列全省第二,形成区域特色发展格局。
南湖区打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及数控机床整机制造生产基地;嘉善打造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海盐打造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零部件生产基地;平湖打造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整机和主体级零部件制造中心;嘉兴经开区打造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基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速落地,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
《实施方案》从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技术创新攻关突破、场景应用示范引领、算力资源建设支撑、产业生态优化提升5个方面提出15项重点任务,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嘉兴抢抓人工智能大时代机遇,超前谋划布局算力集群,加快构建高算力、高带宽、高效能、高弹性、高安全特征的新型算力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投运4个1024万卡智算集群,被认定为全省首个万卡算力集群,智算规模居全省第一。
多维度政策支持
涵盖产业发展全过程
在人工智能风口下,嘉兴不仅“乘风”更“造风”。
近年来,嘉兴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形成基金投资合力。依托省市产业基金合作设立的高端装备产业基金和科创母基金,嘉兴积极开辟新赛道,发展“135N”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持龙头企业产能扩张、加快产业补链延链。
在位于海宁的天通瑞宏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颗颗小小的芯片在机械臂的控制下完成制作。今年,通过省高端装备产业基金,嘉兴市政府产业基金向天通瑞宏投资2亿元,帮助天通瑞宏进一步增加产能,扩大领先优势,推动企业成为国产滤波器行业的领军者。
据介绍,嘉兴高端装备产业基金总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产业、智能电气产业等领域。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嘉兴市还集聚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科创载体,为嘉兴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对生产性投入(不含土建)达到2000万元(含)以上的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根据绩效综合评价分档给予补助,战略性新兴产业补助标准上浮5%,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实施方案》还在鼓励制造业投资、鼓励信息服务业投资、鼓励创新载体培育等10个方面给予多维度政策支持,涵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过程。
此外,嘉兴还将积极争取国家、省产业基金支持,鼓励地方政府投资基金与转化基金共同设立子基金,鼓励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载体参与设立子基金,加强投资和孵化协同,对人工智能领域项目投早、投小、投创新、投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