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南湖新闻

南湖区“四项行动”提升帮扶出实效

跨越“千山万水”探寻联结带动新路径

  

  ■记者 徐梦倩

  通讯员 应高飞 姚 欣

  

  本报讯 入冬之后,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羊肉批发和餐饮消费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态势。12月4日下午,南湖区新嘉街道邮电路111号的牛家谣牛肉工坊(洪波路店)热闹非凡,走进店内,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3个冰柜,其中正对着的就是若尔盖羊肉展示区。

  “最近上新的若尔盖羊肉怎么卖?”“若尔盖羊肉是助农产品,精选的若尔盖羊肉不同部位是统一价,会员价下来才45块钱一斤,之前南湖区政府还发放过一批抵用券,每张券能优惠50元……”店员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告诉记者,入冬之后,店里的若尔盖羊肉一直很畅销,上个周末就卖出了十多盒。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第二届若尔盖羊肉美食汇嘉兴南湖专场活动的火热召开,如今,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若诗若画若尔盖”的独特魅力。与以往的羊肉节冷链运输不同,这次来自天边的美味羊肉经过两地多部门沟通协作,首次通过活羊运输的方式,直接从遥远的若尔盖草原直接运送到南湖区屠宰,再运往牛家谣的各个门店销售,让本地居民能够品尝到最新鲜的高原藏系羊肉。

  羊肉销售是两地深化新一轮协作的成效缩影。正所谓“山海情深跨千里,携手并肩共振兴”,今年初以来,南湖区坚持协作共兴、互利共赢,以雷霆万钧之势大力推进“四项行动”,从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品牌培育四方面发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质效,积极拓展消费帮扶渠道,不断培育壮大劳务品牌,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东西部协作全面提质增效。

  这是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协作之旅。早在2021年,南湖区投入3600万元浙江援建资金,在当地建设南湖—若尔盖现代农牧科技产业园,建立高原牧区牦牛科学化养殖技术标准,助力当地打造标准化牦牛全产业链。

  在两地协作的基础上,产业园组建了诺尔宗合作总社(分社)34家,招引曙光牧业、高原之宝等农牧龙头企业16家,实施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养殖,打造标准化示范牧场。目前,园区已拥有草料、饲料加工厂及标准化暖棚6000余个,种草基地1.02万亩,推动各示范牧场牦牛养殖周期由5到6年缩短至3到4年,出栏牛净肉率提高25%以上,销售价提高10%。

  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南湖、若尔盖两地继续推动“产业园区”“飞地园区”等平台载体建设,按照“飞地输血、本地造血、农技活血”的原则联动推进产业转移,累计招引入驻企业8家,间接带动就业1200余人。

  在消费帮扶助农增收方面,南湖区针对若尔盖“高海拔、远距离”等客观因素,发挥本地市场经济活力,积极引导辖区企业“牛丫头”等主体赴若尔盖县开设采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消费帮扶专线,并联合对口地区参与本地美食节、文化节,联合开展招商推介会等活动,让若尔盖的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

  “若尔盖县拥有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农特产品,我们充分利用自身市场优势,在青海地区就近建立一个加工基地,对若尔盖的牛羊肉进行二次加工包装,打造了采购、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消费帮扶专线。”南湖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今年全区累计采购、帮助销售若尔盖牦牛、青稞等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近200万元。月河历史街区的藏文化体验馆,全年组织公益展销、文化体验等活动10余场次,用以宣传若尔盖文旅资源、民族风俗、非遗文化和农牧产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来,南湖区围绕“互利、互动、互结、互学、互补”原则,一体化推进建立“443就业帮扶体系”,打造“互嵌式”稳岗就业帮扶新格局,每年帮扶若尔盖籍农村劳动力到浙江稳定就业100余人,奖补支持本地就业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800多人。

  此外,南湖区还创新援川人才培养就业机制,凭借“援建+政行企校”深度合作,构建“培训+输转+稳岗”的劳务协作工作链条,打造了一条由若尔盖县生源供给、专业培训至客运企业直接就业的畅通路径,特色品牌“大客车司机定向培养就业”成效显著,目前已有87名若尔盖学子在嘉兴学习。

2024-12-11 南湖区“四项行动”提升帮扶出实效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30257.html 1 3 跨越“千山万水”探寻联结带动新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