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嘉兴财政“甘泉”精准浇灌市场主体

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记者 吴晓慧

  通讯员 陆 强 费月亚

  

  本报讯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EDC系统,目前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昨天上午,谈起企业的新药临床数据采集系统,位于南湖区的民营企业易迪希医药科技(嘉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炯磊满是感慨。

  作为中国临床研究领域云解决方案及相关专业服务行业领导者,易迪希通过提供新药研发、临床试验数字化平台和专业服务,帮助国内外医药企业提高研发效率和效益,并于去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为推动企业发展量质齐升,我市于2023年出台《嘉兴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引导全市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之路。

  “政府的支持让我们有了更大动力,我们每年投入超20%的营业收入用于科技研发,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沈炯磊表示,数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目前企业的临床试验数字化系统已代替进口产品,不仅提升了数据安全性,而且价格相比国外同类产品还下降了超50%。

  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3家,数量列全国城市第19位、地市级第5位。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财政部门的资金支持与政策协同。近年来,我市已累计落实资金超1亿元,同时向上争取资金超8000万元,鼓励企业开展前沿探索,竞逐发展新赛道。

  “我们不断优化专项资金使用结构,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嘉兴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撬动更多资源投向“专精特新”企业,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优先支持名单,并将担保费率降至1%以内;积极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承接总规模100亿元的全省高端装备基金和科创母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民营经济一头连着地区发展大局,一头关系百姓生活福祉。今年的嘉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民营经济32条政策,完善企呼我应机制。嘉兴财政以积极的财政“甘泉”精准浇灌市场主体,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便是其中重要一环。

  “政府资金带动民营企业发展,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浙江创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健介绍,作为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信息技术服务的浙江创智,是浙江省政府采购联合会会员单位,对于这些年政府采购发生的变化深有体会,“现在不仅不再需要缴纳投标保证金,还提高了合同预付款,为我们民营企业实实在在减负了。”

  近年来,嘉兴财政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落实中小企业预留政策,去年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06.31亿元。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兴财政积极降低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商务成本,免收工本费、投标保证金,严格落实预付款政策,降低履约保证金收取比例。

  此外,为提升零星小额工程采购便利性,市财政局在市级采购单位中全面推广应用政采云“小额工程馆”,市级80万元及以下、县级60万元及以下的工程类项目供应商可入驻;供应商公司注册地为嘉兴范围内的,入驻还可免除保证金。

  去年,全市5795家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855.70亿元,同比增长6.5%。嘉兴民营企业不断破浪前行,离不开财政部门的“政能量”护航。

2025-03-20 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41204.html 1 3 嘉兴财政“甘泉”精准浇灌市场主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