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如何便民惠民

嘉兴这场新闻发布会给出答案

  

  ■记者 樊昕旖 通讯员 谢震宇

  

  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完成率100%、每天都有长三角名医来嘉坐诊……昨天,嘉兴召开城乡融合推动基层卫生普惠均衡新闻发布会,就嘉兴统筹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融合发展等内容进行介绍,并回答了市民关心的问题。

  健康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基层卫生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首道屏障。当前,嘉兴不断擦亮“城乡融合看嘉兴”金名片,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广大城乡居民就近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缩小城乡资源配置差距

  让群众看病更便捷

  “以前做口腔CT要去市区大医院,现在卫生院就能做。”“村里就有卫生室,不远处就是镇卫生院,看病很方便!”说起秀洲区洪合镇卫生院这些年的变化,周围的村民赞不绝口。

  经过20年标准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今的洪合镇卫生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占地面积扩大至14.6亩,床位数增至70张,医技人员增加到152人,引进口腔CT、电子胃肠镜……此外,卫生院下属10个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面积均达到150平方米以上。

  实际上,洪合镇卫生院只是嘉兴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发布会获悉,目前全市新(改、扩)建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00余家;75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708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率达100%。

  为了打通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间数据壁垒,嘉兴早在2011年就建立了卫生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和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健康数据实时贯通,推动县域临检、影像、病理、心电、消毒供应等五大中心全覆盖。此外,嘉兴还在全省率先实现116家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互认,2021年以来累计互认433.3万项次,节约检查检验费用1.21亿元。

  人才队伍是支撑基层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嘉兴都十分注重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出台相关支持文件,累计“订单式”招录2369名大学生。同时,实施青年人才“成长计划”,推行“导师制”带教帮扶,实施乡村医生退出机制,涌现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基层医生,也实实在在提升了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缩小区域医疗能力差距

  让群众看病更专业

  “平湖9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共有‘嘉兴市基层特色专科(专病)培育’项目16个,广陈的皮肤科、中医妇科,新埭的中西医结合肛肠科,新仓的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疼痛科,独山港的儿科,都有了一定知名度。皮肤科等专科还吸引了很多周边地区的百姓来就医,有时一号难求。”平湖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晓平在会上介绍,一直以来,平湖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百姓需要什么,我们有什么、能干什么”,开展差异化的特色专科(专病)建设。2024年,平湖市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专病)就诊人次约占门急诊就诊人次的15.1%。

  其实,像这样拥有“一技之长”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嘉兴还有很多。为了促进全域医疗服务水平同步提升,全市不仅培育了涵盖中医、康复等领域的58个市级基层特色专病(专科),还广泛建立专科联盟,组建以市级医院为龙头、跨地区跨层级的13个专科联盟,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不仅如此,嘉兴组建了以市级医院为龙头的城市医联体4个,建立县域医共体13个,覆盖全部镇(街道)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专家下沉坐诊、手术、带教等方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除了有机整合内部资源外,嘉兴还不忘拓宽视野,积极引进外部资源,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市、县两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名医到嘉”工程,与长三角名医名院建立合作关系。现在,每天都有沪杭等地的知名专家跨城来嘉兴坐诊,外地名医也可以通过“5G+AR”智慧云诊疗支持系统,以“第一视角”为基层病患提供诊断服务。

  缩小人群健康服务差距

  让群众看病更暖心

  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护理、预约转诊、无偿上门……在嘉兴,有一群社区家庭医生,扮演着辖区居民健康守护者与贴心顾问的角色。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目前全市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988个,常态化签约服务235万人。“我们团队有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中医师等各类医学专业人才,会针对居民的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李董良是南湖区新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也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队长。新嘉街道常住人口有6.5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20%,如何提供更专业、更便捷、更暖心的服务,是李董良和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不断提升业务本领,学习‘小针刀’等技术,坚持送医上门,在提供健康服务的同时,尽力为居民排忧解难。”

  在医养结合方面,嘉兴也下足了功夫,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国家级试点建设。当前,全市85家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100%设置老年医学科,各县(市、区)均建立县级安宁疗护病区,50%以上镇级医疗机构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累计为1400余名患者提供照料和关怀服务。“在我们大云镇缪家村‘医养一条街’的云诊室,老年人可通过点单的方式预约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家庭医生会全程陪同并答疑解惑。”嘉善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沈月琴在会上介绍了嘉善作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县,通过整合资源、分类施策等方式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为全方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质效和服务体验,嘉兴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与技术应用。加快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实现线上预约诊疗、智慧医疗结算、线下居家护理、药品配送到家等40多项功能;全市各级医院智慧医疗应用、数字医共体均实现覆盖率100%,门诊智慧结算率达85%以上……

  “未来,我们将锚定‘优质、均衡、可及’三大努力方向,扎实推进城乡医疗卫生融合发展,进一步办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事关长远的‘民生大事’、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事’,奋力打造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市域样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王国芬表示。

2025-03-22 嘉兴这场新闻发布会给出答案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41505.html 1 3 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如何便民惠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