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万英杰 潘钰鑫
通讯员 孙钰凯 徐佳慧
3月18日,嘉善陶庄北浒漾畔机械轰鸣,江海联运综合枢纽工程项目(二期)正式破土动工;同日,嘉兴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与青拓集团、沙钢集团等龙头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向“百亿城矿”目标迈出关键一步。嘉善县陶庄镇迎来发展进程中的“高光时刻”,这场“党建+项目”的双向奔赴,成为嘉善“双示范”建设的生动实践。
作为长三角腹地的“钢铁小镇”,陶庄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以江海联运为引擎,正加速构建“绿色钢谷”产业生态圈,为区域循环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从“单兵作战”到“联盟破局”
“仅用时两个月就取得自然资源部核准,完成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全省耗时最短。”江海联运综合枢纽工程项目(二期)在开局之际就收获一个全省之最,高效的背后,是陶庄党建联建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同频共振。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陶庄镇坚持“党建引领、优势集合、重点突破”理念,由镇党委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打破250公里水上承运半径,擘画江海联运“全图景”,并集结22家基层党组织建立功能型的项目攻坚综合党委实施集中办公,下设综合指挥、腾退整治、要素保障等专项小组,通过“党建+业务”双带头人制度,形成运作顺畅、衔接紧密的实体化运行体系,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和专业保障。
在嘉兴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7号、8号码头的分拣车间,机械臂正将废钢、废不锈钢按不同的规格分类。“城矿公司让我们从‘单打独斗’走向了抱团发展。”业主高杰表示,去年一年,他的码头完成了约40万吨的废钢、废不锈钢销售,尽管市场波动较大,但他们通过不断对接上下游企业,实现了业务的稳定增长。
高杰的一番话道出了陶庄镇众多业主的心声。从空中俯瞰,一艘艘满载废旧金属材料的货轮驶抵码头,经过装卸、分拣、整理,废钢铁又络绎不绝地被运往冶炼企业,循环利用成为新的再生资源。
“以前千家万户‘单打独斗’,竞争力、交易量都相对较小,如今交易更加规范,成交量也越来越大。”嘉兴陶庄城市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杨表示,近年来,陶庄镇做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党建联建,制定党建助企八项举措,推进“党建+产业协同”工程,以组织链融合产业链、拓展供应链、牵引创新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从“运力饱和”到“通江达海”
随着近日陶庄江海联运综合枢纽工程项目(二期)开工仪式举行,一幅江海联运“全图景”正徐徐展开。
作为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之一,陶庄江海联运综合枢纽工程项目总投资13.24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286亩,计划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码头已竣工验收,预计2026年10月全部建成投用。此次开工的二期项目总投资6.8亿元。新建500吨级泊位8个,其中6个件杂货泊位、2个多用途泊位,使用港口岸线长度528米,设计年吞吐量280万吨。
“未来,千吨级货轮可以从北浒漾出发,沿着太浦河,途经黄浦江、京杭大运河,驶向近海,循环经济业务将拓展至福建、天津等地。”
王杨信心满满,他把城矿公司2025年的目标定在:废不锈钢业务板块力争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全年营收剑指85亿元以上,强势叩击百亿目标,奋力打造全国单体最大、效能最优的废钢铁供应链基地。
早先,由于大寨河的17座标准码头装卸运力趋近饱和和环境整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对陶庄废钢铁资源造成较大的货运物流影响。为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陶庄镇从“被动响应”到“前瞻谋划”,主动擘画了“江海联运全图景”,决定实施嘉善县陶庄江海联运综合枢纽工程项目,通过构建江海直达“智慧水运走廊”,实现全链物流成本压降超20%,奠定长三角循环经济核心枢纽地位。
货轮由江到海,循环经济业务从陶庄出发,辐射长三角,通达全国,这是陶庄镇规划的“百亿城矿”打造路径。
从“废钢小镇”到“绿色钢谷”
“去年城矿公司242万吨的销售数字背后,是每天和钢厂‘掐着分钟’对接实现的。”王杨刚结束与青拓集团的业务洽谈,并签下了2.05万吨废不锈钢合同,“这批特种钢能炼出高端不锈钢,预计创造10亿元营收。”透过办公室玻璃,4座银灰色巨型仓储厂房正在加紧装修,120万吨年吞吐量的“钢铁粮仓”初露真容。
放大废旧金属资源市场优势,崛起循环经济百亿产值,这是城矿公司的梦想,也是陶庄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回溯过去40载,陶庄镇从零资源起步,逐渐成为全国废钢铁市场领军者,成为闻名遐迩的“钢铁小镇”。在快速发展之余,陶庄更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废钢铁产业整治腾退行动,淘汰落后产能,走出了一条绿色突围之路。
此次贸易投资洽谈会上,陶庄镇与中钢集团合作的长三角金属材料分析检测中心正式启用,推动废钢加工标准化;城矿公司与青拓集团、沙钢集团签订供应链协议,布局高端金属材料生产线;与上善院、浙大智慧绿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现场,陶庄镇还与军工、核电等重点领域关键零部件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智能运动、医疗器械轻量化新材料项目,绿色建材、大宗商品贸易等重点项目签约。
眼下,陶庄镇全方位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推动本土产业链关联企业精准发展、做大做强,打造外引内提的产业集群,引领产业链不断向上攀升、向强靠近。
“废钢铁是现在我国钢铁工业中非常重要的战略性绿色资源,因此鼓励企业‘多用废钢、少吃矿石’是国家的政策导向。”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冯鹤林表示,陶庄依托“循环经济+智慧管理”的双轮驱动发展,打造了涵盖废旧金属回收、加工、配送的全产业链闭环模式,成为长三角地区废钢铁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引擎”,为全国资源再生领域提供了“陶庄经验”。
未来,随着江海联运枢纽的落成与城矿公司产业链的完善,嘉善将继续以党建红、生态绿、产业金“三色融合”,书写“双示范”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