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南湖两会特刊

新丰镇:现代化特钢新城加速崛起

  

  ■撰文 张佳丽 朱天一 杨煜波

  

  潮涌新时代,扬帆正当时。

  省、市、区三级干部大会的相继召开,犹如擂响了“大抓项目、大抓落实、大抓作风”的战鼓,更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决心。

  作为亚太路科创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南湖区新丰镇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积极参与到这场波澜壮阔的发展浪潮中。

  过去一年,新丰镇经济动能持续增强,农民收入再创新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显著提升,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新丰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12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亿元,增长1.3%、6.2%。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大环境,新丰镇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交出了一张令人欣喜的经济社会答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往昔的悠悠古韵到今日的现代化风貌,新丰镇经历着华丽蜕变,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时代潮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回望2024

  ——风雨兼程,收获满满

  

  向新而行,转型升级迸发新势能

  

  在新丰镇乍嘉苏线(规划Ⅲ级)航道北岸,巨大的机械臂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往来穿梭的车辆络绎不绝,忙碌的施工人员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未来,一个年吞吐量高达659万吨的配套码头即将诞生。

  该工程是东方特钢绿色高端镍铬新材智造项目的配套码头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聚焦绿色、高端、智能三大方向,对打造现代化特钢新城,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高端镍铬新材智造项目是浙江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新丰镇全力以赴攻难点、抓关键,举全镇之力服务好、保障好项目的顺利推进,2024年,实现了1143亩土地的出让,成功完成政策处理,编制了《新丰镇服务保障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操作手册》,以制度促规范。

  当前,新丰正加快推进LNG气源站的建设,统筹部署电力设施建设,同步实施河滨路及登丰路延伸段的工程项目,并积极规划配套的特色产业园区,通过全方位的资源要素保障,推动绿色高端镍铬新材智造项目建设“加速跑”。

  过去一年,围绕绿色高端镍铬新材智造项目的服务和保障工作是新丰镇的头等大事。特钢是新丰的支柱和主导产业,特钢产业工业总产值占比一度达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5%,地位举足轻重。未来,随着该项目的投产,新丰的特钢产业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启前所未有的辉煌篇章。

  新丰镇工业经济底子深厚,民营经济底盘稳健,拥有特钢这一支柱产业,但仅凭特钢这一“皓月当空”不足以照亮未来的发展之路,去年新丰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组建总规模2亿元的招商基金,紧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成功招引海闻科技、座头鲸等具有优质发展潜力的项目落地,使产业朝着更加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纵观新丰的制造业发展史,传统制造业占据较大比例。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正如大浪淘沙,唯有强者方能生存。在新时代的浪潮下,传统制造企业唯有不断寻求创新突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方能在竞争中屹立不倒,实现持续的发展与壮大。这几年,新丰镇制造企业纷纷向“新”而行,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展现出了澎湃动能。

  去年,新恒泰创成全镇首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恒杰生物、亚达绿能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等数量均有新的突破,并引进大学学历以上人才超400名,成功入选国家级人才1名,传统企业从制造到智造,尽显“科技范儿”。

  为民而生,邂逅美好生活

  

  民生,是一场向美而生的遇见。

  过去一年,一个个民生承诺,一项项民生实事,一张张民生答卷,变成了新丰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

  “这座桥我每天都要路过好几次,之前是座拱桥,加上建造年代有些久远,桥面已经有些破损了,要是遇上下雨天,走在上面心里还真有点慌。”新丰镇竹林村的李大爷说,“现在重新修建好了,还把两侧的道路和桥也接通了,走过路过感觉心里很踏实。”

  农村桥梁、道路作为连接农村各个角落的重要通道,与百姓的日常出行、农村发展紧密相关。去年,新丰镇完成道路大中修2条,提档升级危桥42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环境。

  民生跟着“声”走,把民生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是新丰发展民生事业的基本遵循。去年,新丰镇在全区率先形成拆迁安置“房等人”“规建管运”新模式,这样的转变,离不开新丰镇将安置房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勇于破难攻坚、久久为功,才换来了百姓的“安居梦”。

  聚焦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问题上,新丰镇实施了一大批暖民心、惠民生的改造提升工程。过去一年,新丰实现老年助餐、适老化改造普及普惠;净相村等4家单位入选市级儿童友好示范单元名单;持续优化教育基础设施,镇中心幼儿园横港园区和镇中学报告厅建成投用;南湖区中心医院成立全区首个“创伤分中心”;持续深化“好差评”两项国家标准试点建设,便民服务满意率达100%……新丰用真抓实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滋味的生活,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有。去年这一年,对于新丰百姓而言,也是精神文化生活富足的一年。

  新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传承保护,激活“汉塘新韵”?每年夏季,“汉塘文化荟”系列活动都将如约而至,该文化品牌是对新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见证。在去年的汉塘文化荟活动中,新丰镇打造全民文化盛宴,联动举办“豐BA”全民篮球赛、汉塘音乐会等群众活动,出版《净相槜李》,开展“汉塘滔声”宣讲,彰显文化内涵。

  向美而生,精雕细琢城市肌理

  

  城市车水马龙,乡村阡陌交通,行走其间,处处展露新“颜值”,现代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

  水乡之美,在于蜿蜒曲折的河流,串联起一个个村落,连接千家万户。去年,新丰镇做足了“水”文章:竹林村通过全域规划,将生态自然资源、传统农耕资源与水乡生活相互融合,去年成功评选为省级水美乡村典型案例;因地制宜,“一浜一策”,新丰镇为断头浜量身定制治理方案,科学高效开展断头浜“复活”工程,为“水美乡村”增添魅力。

  农村环境经过提升整治焕发出全新面貌,展现出勃勃生机;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面貌焕然一新,彰显着现代化发展的活力。

  去年,新丰镇在城乡建设上大展拳脚:快速路射线工程如期推进,栖金路等道路焕然一新,仁康路升级稳步前行,登云路南延顺利贯通。同时,城镇功能短板得到有效弥补,雨污水管网改造让城镇更加宜居,危房管理更加精细,金章站I级燃气供应站的落成更为居民生活提供了要素保障。

  街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市场秩序井然,这些小细节都是城镇文明程度的体现。去年,新丰镇首创镇容环境全流程闭环处置“大管家”模式,整合保序、保洁、协辅警、丰南社区及丰北社区志愿者五方力量,通过完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一批镇区秩序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精耕细作镇容镇貌,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乌桥村百谷里美食城同样也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做法。去年,乌桥村将地理位置优越的原村部腾出来,改造成了百谷里美食城,日常卫生、食品安全都纳入统一管理。解决了基层治理难题的同时,美食城也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去年,百谷里美食城以店铺出租的方式,为村里带来约120万元的经营收入。

  以时光为笔绘就城乡新韵,过去一年间,新丰镇精琢内在肌理、淬炼外在风骨,建管并举刚柔相济,一幅宜居宜业的城乡画卷徐徐舒展。

  展望2025

  ——锚定目标,敢作善为

  

  2025年,新丰镇将锚定“现代化特钢新城”目标定位,紧扣“全力服务保障省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首要任务,在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中展现新丰担当。

  筑牢发展基石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紧盯“开工、建设、投产”环节,加强全流程管理,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探索“基金招商”模式,组建特钢产业基金,助推资本与产业深度耦合。完善基础配套、优化平台载体、提升园区功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精准服务换取经济增长。锚定平湖塘智造带打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扶优扶强”行动,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企业加快有机更新,为特钢新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拓展广阔空间

  优化人居品质,突出抓好镇容镇貌、交通秩序、公共设施等方面具体问题,夯实城镇“里子”,撑起城镇“面子”。培植乡村特色,融合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成为“诗和远方”。深化强农富农,做强“土特产富”链条,探索“农文旅体商”多元融合发展模式,高标准、高品质、高质量打造平林南苑安置房,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乌桥样板”。

  提升幸福质感

  让民生兜底更有保障,统筹做好社会救助、残疾人福利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有序推进村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持续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守护“一老一小”。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持续高质量举办汉塘文化荟系列活动,推动人民路、汉塘老街沿路沿线旧颜换新貌,激活银杏广场、丰北粮仓等“沉睡资源”。

  筑牢安全基石

  守住安全底线,全力确保安全生产警情数、有效火灾数、交通事故亡人数稳步下降。守稳生态红线,推进碧水行动,守护天空蓝,打造“生态美”;加速重点领域、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新培育一批省级绿色工厂、节水型企业。提优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实施“五刚五柔”韧治模式,久久为功夯基础、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本版图片由新丰镇提供

2025-03-24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41558.html 1 3 新丰镇:现代化特钢新城加速崛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