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蒋彧淼 封洁俊 李双君
图片由秀洲区应急管理局提供
为进一步加强事故灾害风险源头管控,去年12月以来,秀洲区安委办、秀洲区防减救灾办牵头全面启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对全区范围内的各类灾害隐患进行深入排查与整治,力求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据悉,此次专项整治由各镇(街道)、高新区、各行业部门聚焦重点任务,组织监管人员和专业力量深入各地区、各行业领域企业、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先行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深化措施机制、创新宣传形式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为保障区域安全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位推动
防控融合筑根基
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中,事前谋划发挥着关键作用。秀洲区安委会(区防减救灾委)牵头相关部门提前部署,依据本地过往隐患数据、产业特征以及气候趋势,精准制定详细排查清单,确保不放过任何一处潜在风险点。
组织领导层面更是层层压实责任。秀洲区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各领域专家与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构建起高效指挥体系。贯彻运用“4353”工作体系强化综合监管效能,深化区安委会月度例会、安全生产领域疑难复杂问题破难攻坚及区级整治专班实体运行机制,建立区四套班子领导安全生产联片包干工作机制,直面安全领域的疑难复杂问题,为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推进扫清障碍。
自上而下、协同联动的组织模式,让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得以有序开展,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今年春节期间,秀洲区各镇(街道)应消站与专职消防队紧密协作,将消防宣传与风险防控进行深度融合。他们秉持着“白+黑”不间断的工作模式,对重点区域和场所展开常态化巡查。“此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对潜在风险的发现几率,更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我们还积极借助外部专业力量,为150余家工业企业引入省级专业技术服务。”秀洲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专业团队的细致排查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发现的隐患已全部实现清零,为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筑牢了坚固防线。
深化机制
多领域齐头并进
连日来,秀洲区在工贸(危化)、道路交通、建设施工、消防、旅游等多领域深化机制,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在工贸(危化)领域,秀洲区精准聚焦重点企业,尤其是有限空间、涉爆粉尘、厂中厂等高风险领域及场所。邀请省级专家开展点对点上门辅导,对企业进行全面“体检”,将隐患以清单式管理,确保问题及时解决。为推进“厂中厂”规范化管理,选取13个园区开展重点服务指导,从硬件到管理流程全方位优化,截至目前13个园区已全部顺利通过验收,整体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在道路交通领域,针对冬春季人流、货流、车流集中及恶劣天气增多的风险,秀洲区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通过多部门联合清理王店镇、王江泾镇违规马路市场和摆摊设点,保障道路畅通;依托“一路一排查、平峰巡路患”等创新措施,提升道路本质安全,为群众出行提供可靠保障。
在建设施工领域,秀洲区借助多种手段,联合相关部门、属地及专家,通过季度检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严格把控全区工地,有力确保建设施工安全。
在消防领域,秀洲区则深化措施机制,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地下车库已经全面排查并完成整改。同时,联合多部门对电影院、宗教场所、商超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确保全区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可控。
另外,在旅游领域也毫不松懈,强化全面部署、全覆盖检查、多条线互动和全闭环管理。通过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深化排查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岁末年初,重点针对江南摩尔摩天轮、银杏天鹅湖景区等场所特种设备加大排查力度,切实保障游客游玩安全。
创新宣传
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重点领域消防安全的重视,强化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秀洲区安委办积极作为,牵头多部门联合社区、物业等力量,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宣传活动。
针对春节期间家庭常见火灾隐患,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社区,现场为居民演示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不仅如此,还组织居民参与疏散逃生模拟演练,让群众在亲身体验中切实掌握火灾应对技能,真正实现“人人会自救、个个能逃生”,将风险防控落实到基层每一处。
在基层村社,秀洲区充分发挥7个应消站、218个村社微型站和810名网格员的作用。通过敲门入户宣传,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详细讲解燃放烟火爆竹、祭祀烧纸、用火用电等安全注意事项;利用大喇叭广播,定时向村社传递安全信息,做到声声入耳;采取巡夜打更提醒的传统又接地气的方式,时刻敲响安全警钟。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模式,有力推动了最末端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出全民关注安全、积极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
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中,秀洲区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深化措施机制、创新宣传形式。下一步,秀洲区将持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持续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全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安全稳定环境,让辖区群众生活得更加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