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严佳乐 陆斌斌 谢梦骑 图片由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
全市首推“开店一件事”,城市精细化管理“大物业”模式实践入选2024年度第一批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改革典型案例,民生实事与城市难点项目双向攻坚;“大综合一体化”综合评价全省排名前列,“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领跑全省;“三书同达”持续推进,涉企执法信用修复多达50次;创新“说理式”执法,执法质效提升50%以上……
2024年,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一切成就源于坚定不移地走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双轮驱动”之路,锻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执法铁军。
在这一年,南湖“执法蓝”以匠心精神,致力于打造“一流队伍、一流业务、一流品牌”,以先锋姿态和实干精神,稳步推进中心工作,精细化管理城市,严打违法行为,预防生产风险,助力南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综合行政执法的新时代篇章。
从“开店一件事”到“一类事” 便民服务再升级
在繁忙的建国南路,徐春荣主管的“老庙黄金”店铺装修完就开业了,恰好赶上了节庆日。
“能自主控制开店时间,这种感觉太棒了。”徐春荣经营金店已有十余年,从一家门店开到八家,他亲历了开店流程的持续简化和优化。这次他通过手机App体验了“开店一件事”的审批流程,这次由执法队员巡逻时上门核实,让他摆脱了“一事忙一天,开店拖半年”的困境。
让徐春荣感到畅快的,正是南湖区创新推出的“开店一件事”(城事智管服)场景应用。该应用将开店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集中线上处理,简化流程,减轻经营者负担,并提供便捷服务。前不久,该应用更是入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改革典型案例,南湖区还在继续深化该场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从执法到服务的转型升级,我们的每一步创新都源自对民意的倾听、民情的洞察,精准对接市民需求,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朱忠华阐述了核心思路:重点关注改革中心围绕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凝聚工作合力,持续推动便民服务。
同时,南湖区以深化市区城市管理体制为契机,健全区级统筹协调、部门运行规范、主体高效协同的“大城管”模式,通过“大物业”等模式实现减员降本增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声势。开展建设街道少年路步行街、解放街道辖区春波坊等22个“攻坚克难”专项整治行动;全区共规划设置各类便民摊位123个,在梅湾街、九曲里、富润路等街区规范有序外摆;将“僵尸车”整治列入2024年区政府便民停车民生实事项目,累计完成清理164辆,腾出146个公共停车位;建设完成临时停车场库12处,新增临时停车泊位1470个。
改革见效能 优化营商跃上新台阶
在执法工作的创新之路上,南湖“执法蓝”展现了独树一帜的视野和格局。
“南湖区的营商环境十分优越,特别重视我们企业反映的痛点,这两年几乎每年都在调整。”嘉兴南湖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雅囡坦言。
在南湖区各大工业园区,制造企业正亲身经历一场“综合查一次”的联合执法检查革命。原先,多部门的频繁检查,在南湖区推行的“综合查一次”机制下,将环保、安全、消防等部门的检查整合为一,不仅显著提升了执法效率,更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2024年,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创新举措。在全省范围内,南湖区不仅在高效统筹、协同执法方面走在前列,更努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塑造了一个公正、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形象。
一方面,执法模式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执法理念也实现突破。去年,南湖区探索“互动治理型”执法,构建“说理式”执法常态机制,使执法人员从单一的“罚单开具者”转变为法律法规的传播者和企业合规的引导者。
在建筑工地执法检查中,面对安全隐患,执法人员未急于罚款,而是耐心讲解法规,提出整改措施。采取“教育为先、处罚在后”的方式,获得企业认同,有效防止了问题的复发。
去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一个个案例的累计,梳理高频投诉清单,建立了一套高效统筹机制,将全区信访执法类事件的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12345政务热线反馈满意率显著提升。
以“综合查一次”为抓手,南湖区不断强化执法监管的统筹规划。通过精心设计的计划和预案,实现了联合抽查的精准高效,企业监管率显著提高,检查次数同比大幅下降。
数字化改革的创新浪潮持续推进。去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推行“简案快办”模式,通过数字应用监管平台实现“三书同达”,再度减轻经营主体的负担。在“简案快办”的实践中,南湖区创造了48小时内办结案件的纪录,办案效率提升了逾90%。
执法显成效 力度与温度并存
过去一年,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执法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尤其在办理大案要案和整治建筑垃圾等攻坚难点上,既展现了执法的坚定力度,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温度。
在城市区域提升改造工程中,针对部分单位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即擅自开工等典型违法行为,各执法单位建立调查机制,妥善处置,偏重于多次沟通与协调。去年,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形成成熟的处理涉及巨额资金复杂案件的执法经验。在严格依法行政的同时,兼顾了企业的实际经营困难,适度调整了处罚金额,既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兼顾执法的人性化和灵活性。
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方面,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更是联合住建、公安、交通运输等多部门,形成了强大的整治合力。去年,全区一共开展三次大型的打击行动,设置多处执勤卡点,严格检查渣土车辆和船舶,立案查处了多起违法案件,有效遏制了建筑垃圾的非法倾运行为,还市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服务性”执法与“人性化”执法始终是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秉持的核心理念。去年,全区执法队伍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通过推行清单公示,巧妙地运用“首违不罚”和“轻微免罚”等柔性执法手段,制定了《说理式执法实施方案》,有效避免执法过程中的畸轻畸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现象,赢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围绕灵活执法的特点,各辖区中队根据企业需求,广泛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参与“企业服务直通车”项目,通过直播、技术指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方式,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此外,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出台了《信用修复工作指引》,优化简化修复流程,实现企业信用修复“零次跑”。借助数字应用监管平台,南湖区全面实现“三书同达”,进一步减轻经营主体的修复成本。对于部分困难企业,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更是与区司法局和区法院形成联络机制,提供处罚额减免和分期暂缓服务,为企业解忧纾困,营造了一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队伍建设促担当
执法人才竞相涌现
作为承担多项执法事项的综合执法机构,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如何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在“执法讲堂”上,“行政执法工作创新挑战”的主题掀起激烈的头脑风暴,年轻干部们围绕基层执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展开了讨论。年轻干部们在这里激荡思维,对基层执法问题深刻洞察,对未来工作方向精准导航。
去年以来,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推进机关党建品牌创建,通过强化年轻干部梯队化培育、突出业务融合开展教育培训等有力举措,成功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执法队伍。这支队伍在执法实践中不断成长,已成为南湖区城市治理的中坚力量。
在推进“城市e管家”品牌建设方面,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主题宣介和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品牌的公众认知度。在创建星级示范性机关服务品牌的过程中,南湖“执法蓝”已成为全市综合执法系统的标杆和典范。
全市机关服务品牌展示交流会上,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主题汇报获得了广泛认可,其主题党日案例更在全区活动中荣获最佳奖项。种种荣誉加身,彰显着执法实践与理论学习的有效结合。
一流的业务水准,离不开创新优秀年轻干部挖掘选拔机制,深层次锻炼干部综合能力素质,科学评价和储备了一批优秀后备力量。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常态化组织新进干部参加各类能力比武和读书活动,综合提升执法人员读写和演讲能力。其中,“南湖综青社”青年学习小组更是荣获全区青年学习示范小组称号。
围绕重点业务工作,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实现了执法队员全年培训参与率100%的目标。依托“执法讲堂”特有平台,全年开展各类主题授课21期,其中夜学活动9期。局全体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带头上台指导授课或分享交流,形成了以讲促思、以学促干的浓厚氛围。
过去一年,区局紧紧围绕“三支队伍”建设,助推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提档升级。在各项岗位技能比武活动中,成绩斐然,荣获多项荣誉,包括全市行政执法队伍岗位技能大比武团体二等奖、队列会操二等奖,全市建筑垃圾领域执法大比武团体二等奖及长三角一体化规范文明执法竞赛演讲项目三等奖等。
全年的培训活动如同一场知识的盛宴,执法队员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在“执法讲堂”的平台上,他们汲取知识,提升能力,为更好地履行执法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首征途,千山远;展望前路,万木春。2025年,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全面开展“综合执法提质、城市管理增效、队伍建设塑优”三大行动,重塑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指挥架构,构建“执法、管理、服务”三位一体高效融合模式,大力推进“六干争先“”,以敢为、勤为、善为、快为的气势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细照笃行中奋力谱写执法改革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