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南湖两会特刊

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擘画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蓝图

从“千万工程”到城乡融合

  

  春风拂面,南湖区乡间田野焕发新颜。

  2024年,南湖区农水事业成绩斐然:坚持“千万工程”,城乡共融,共富路越走越宽,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差距显著缩小,成为全国典范。绿色农田、高标准农田似锦,现代农业、水利设施星罗棋布,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增速;43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均跨越百万元大关,美丽乡村示范镇与特色村交相辉映;一条条乡村旅游精品线镶嵌其中,生态农业与乡村运营并蒂开花,迈出了一条城乡融合的康庄大道。

  ■撰文 谢梦骑 吴晓锋 薛 璞

  本版图片由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提供

  农业基础坚实 新绿绘就发展蓝图

  

  农田“高标准”,稳粮“有底气”。步入广阔的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的绿色农田项目,这里已基本竣工,土地连绵成片、设施齐全。在这里,及时的排水与施肥,精细的管护措施,确保了农田的丰产稳产,为粮食安全增添了十足的底气。

  2024年,南湖区倾力打造高标准农田与绿色农田。2.25万亩高标准农田绿意盎然,数量之多为近5年之最;4590亩省级绿色农田亦基本竣工;2025年,又有1.36万亩农田列入新(改)建计划,农业基础设施轮番焕新,农田质量实现飞跃。

  与此同时,南湖区农田沟渠修复整治、低洼地治理同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农田退水“零直排”等建设亦紧锣密鼓进行着,确保粮食生产稳中求进、再创新高。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24.92万亩、2.04亿斤,连续5年达到全省“产粮大县”标准。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南湖区高度重视农产品的监管与供给,持续深入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积极拓展多元化食物供给链条。2024年,全区生猪出栏量达7.08万头,水产品产量突破1.30万吨,农产品供给稳步提升。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持续提升农业产值?2024年,南湖区持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和特种水产养殖产业,加强果蔬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发布《槜李生产技术规范》等市级地方标准,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全年共计13批次优质农产品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3.5%的增长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径。

  随着国家“以旧换新”脚步加快,农机报废与新购同步进行。2024年,南湖区淘汰旧机111台套,投入使用新机184台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达91.83%,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新跨越。

  南湖区在农业领域的卓越成就,得益于农业“双强”战略的深入实施。南湖区加速推进宜机化、数字化改造,省级数字农业工厂等不断涌现,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良种、良机、良法示范推广全面开花,首台套农机具引进政策落地生根,完成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建设,水稻育繁种示范基地开工建设,金色田园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初评五星级,农业标准化生产道路越走越宽广。

  产业活力激荡 创新奏响共富乐章

  

  在南湖区余新镇的浙江绿康米业有限公司,每当新米加工和销售旺季来临,现代化加工车间便弥漫着新米的浓郁醇香。一颗颗饱满的稻谷源源不断地送入这现代化的大米加工“殿堂”,历经高温烘干、去杂、砻谷、碾米等一道道精细工序,逐渐脱去外壳,蜕变成令人垂涎的白米。

  产业兴旺,犹如乡村振兴乐章中的华彩旋律。2024年,南湖区精心搭建多样化的产业平台,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农业产业上演了一场场华丽的蜕变。

  2024年,南湖区25个涉农项目重磅签约,其中5个亿元级项目生根发芽。绿康农业的84000吨优质生态米生产项目顺利投产,大桥镇的蛭富生态水蛭养殖项目(一期)焕发新生,余新镇的白玉蜗牛现代化产业园破土而出,每一项成就都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里程碑。

  南湖区致力于强化农业产业链,全面提升“土特产”的附加值。南湖区将农业产业链的补链、延链策略提升至强链高度,加速推进潜福蜗牛现代化产业园、小英斋食品等重点项目,提档建设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搭建完成水蜜桃、葡萄、生姜数字生长模型,水蜜桃和蜗牛产业入选全省“土特产”精品培育项目,全力推动乡村产业迈向农业现代化新征程。

  加工车间、包装车间、仓库……走进位于净相村综合体一楼的加工中心,500多平方米的场地铺设了完整的生产线,加工后的生姜罐头效益提升。2024年,得益于村集体热火朝天的项目招商、厂房腾退,姜农的“家底”变得更加厚实。

  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共享共富产业成果。近年来,南湖区持续鼓励村集体牵建、统建“村企联合、农户入股”的共富联合体,支持农户以现金、土地承包权、股权、种苗等多种形式入股参与村级共富体建设,共享发展成果。2024年,全区4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8亿元,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百万元,20个村庄慷慨分红。村均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双提升,为农民的幸福生活筑牢基石。

  在农村土地改革的浪潮中,南湖区勇立潮头,多样化的资源盘活模式衍生出多元化发展模式,闲置宅基地、农房资源逐一焕发生机,不仅照亮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也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和美乡韵织锦 运营点亮乡村梦想

  

  时令水果采摘季来临,节假日里,南湖区的和美乡村转眼变身热闹非凡的景点。在联丰村王祥里,农家乐民宿的预订电话铃声不绝于耳,而“村口咖啡”与“音乐茶吧”更是门庭若市、熙熙攘攘,上千人的日接待量见证了其居高不下的人气与魅力。

  乡村运营,正是那点燃爆棚人气的薪火,为南湖区的和美乡村带来了蓬勃生机。2024年,南湖区正式颁布了《南湖区乡村运营(2024—2027年)实施方案(试行)》,精心构建了“1+4”乡村运营品牌矩阵,为村庄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乡村运营逐步走向专业化,南湖区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乡村研学产业,成功开发百余个独具特色的研学课程,为和美乡村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能。

  春节前夕,中塞青年国际文化交流营来到了凤桥镇三星村。塞尔维亚青年们在这里沉浸式体验写春联、挂灯笼、包饺子等传统年俗,通过“文化+体验”的创新模式,深度感知到了中国乡村的文化魅力与节日氛围。

  “这种以文化为媒、以体验为径的乡村运营方式,不仅提升了三星村的国际知名度,更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乡村IP,推动南湖区乡村价值转化。”南湖区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说。

  南湖区的乡村运营始终秉承一个核心理念:将乡村的瑰丽风光转化为切实的经济收益。

  2024年,南湖区积极探索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的涌现,犹如汩汩清泉,滋润着这片土地。

  特色乡村IP的精心打造,巧妙地将大自然的恩赐转化为经济的新源泉,使得乡村成为了游客心驰神往的目的地,为农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持续不断的生命力。2024年,南湖区破土动工建设“十里桃花”和美乡村示范片区,省级未来乡村、省级乡村数智生活馆相继落成,乡村的面貌犹如涅槃重生、焕然一新。

  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是提升乡村品质的关键一环。2024年,南湖区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数字化综合管理”标准化试点,新建与提升的村道蜿蜒44公里,路口设施改造155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挥洒和美乡村“三大行动”的画笔,南湖区全域村道逐一硬化、披上彩衣、点亮夜空。匠心独运之下,这里将绘就一幅生态画廊的壮丽画卷,9个村庄的道路即将焕发新生,推动人居环境常美常新。

  水韵生态润田 绿色引领未来篇章

  

  清澈见底的河水绕村而过,映衬着五彩斑斓的墙绘,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水乡画卷。晚饭后,新丰镇竹林村村民胡根华总爱沿着河岸漫步,“真没想到,我们村会因这河水而变得如此美丽,真是家在园中、村在景中,生活因水而灵动。”

  水与乡村共融共生,绘就了一幅幅动人的水乡画卷,让村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2024年,南湖区的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力度空前。22公里的农村河道与6公里的中小河流,在综合治理下重现生机,水质清澈、碧波荡漾,成为了村民引以为傲的生态瑰宝。生态缓冲带的绿意盎然,河道的清淤工程,让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也为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美丽效益。

  竹林村、季家港、虹桥烟云等景点以水为媒,美化乡村容颜;云东村、胥山村“水美乡村”的美誉更是响当当。经过整治后,乡村环境不仅美了颜值,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垂钓、观光,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随着《南湖区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规划》的深入实施,南湖区的水域治理之路愈发清晰。滨水绿道与城乡亲水节点如同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24年,南湖区75座灌溉泵站机埠经过更新改造,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农业灌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一座座新建的泵站为上万亩农田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它们如同忠诚的卫士,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泵站用着顺手、看着顺眼。”长秦村党委副书记王振伟说,新泵站在维持环境面貌等方面对居民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附近居民杂物乱堆放的现象很少见到了。

  在水利设施的综合整治与提升上,南湖区从未放缓步伐。2024年,中型灌溉区与中心城区河道整治工程稳步推进,水利投资额跨越2亿元的新高。建设资金不仅用于河道的清淤与景观美化,更致力于提高水利设施的灌溉效能,为农业的稳健发展筑就了坚实的基石。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南湖区以“千万工程”为引擎,正擘画农水现代化新篇。2025年,这片红色热土将依托数字赋能、科技创新、生态优先,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智慧农业与绿色生态交汇,塑造现代农业新典范;精准种植与智能管理共进,锻造有影响力的精品农产品品牌;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结合,绘就美丽乡村新颜;水利设施完善,润泽农田,助力丰收。在这片希望之地,汗水凝结希望,创新照亮未来,耕耘书写振兴篇章。

2025-03-25 从“千万工程”到城乡融合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41707.html 1 3 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擘画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蓝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