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区公共区域有爱无“碍”
王建基 区人大代表,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湘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社会适老化改造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楼道能加个扶手吗?”“超市门口的台阶,轮椅实在上不去啊……”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诉求。这些声音的背后,是全国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孕妇、幼儿、临时伤者共同面临的现状。
在湘城社区,截至202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3800多人,失能失智老人86人、残疾人186人。优化社区公共区域无障碍环境建设,已从“民生加分项”变成了“生活必答题”。
其中,社区有个患罕见病的孩子让人尤其揪心。他免疫力低下,长年卧床,因楼道没有无障碍设施,每次就医都困难重重。最终,孩子被迫搬离生活多年的家,租住到有电梯的狭小商业公寓居住。也许一级台阶,对特殊群体而言就是一座山。
当前,居家无障碍改造虽在推进,但社区公共空间的“隐形门槛”依然存在。道路上的一沟一坎对一些腿脚不便者来说是巨大障碍,菜场的三级台阶让轮椅止步,公园石凳缺少扶手令老人颤巍巍……这些细节暴露出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的缺失。
无障碍设施“今天”爷爷辈用、“明天”父母辈用、“后天”便是自己用。没了“门槛”,环境无碍,特殊人群对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纵享丝滑”,这就需要我们在构建“全龄友好型”社区环境上再下功夫:针对老年人多数住在低楼层的现状,建议多层住宅的1至3楼楼梯扶手全覆盖;在老年人密集的单元楼安装无障碍电梯;在菜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爱心座椅、坡道;无障碍卫生间、轮椅渡板等无障碍设施优化……让特殊群体感受到“被看见”的尊重。
夯实低空经济“新赛道”
何泉 区人大代表、嘉兴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央重点强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浙江省明确提出到2027年建成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嘉兴市于去年9月发布专项政策,南湖区也于去年年底正式出台了《南湖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计划(2024—2027年)》。加速发展低空经济,是南湖区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强化新兴产业链韧性的具体抓手,是进一步巩固与提升中心城区能级,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有效路径。
然而,低空廊道网络衔接不足、起降点布局分散、技术人才储备薄弱等问题仍制约着发展步伐,南湖区该如何破局?
需科学布局,以系统性思维推动新基建与场景应用“双轮驱动”。在规划层面,既要立足全市“一盘棋”,分层推进基础设施网、航路航线网、飞行服务网“三张网”建设,又要聚焦中心城区能级提升,加密起降场等关键设施布局。与此同时,区域联动不可或缺,可进一步探索同长三角周边城市的骨干级低空廊道连接。
落地层面,“三张网”硬件联通需提速。像测试场建设、市域铁路场站等交通枢纽起降点布局、八佰伴商圈等重点商业集聚区起降点布局工程亟待推进;可重点依托320国道、07省道打造“干—支—末”航路网络,可借鉴南京以交通动脉串联空域的实践。
政策与标准是软实力的核心。建议南湖区出台专项激励政策,吸引产业链企业集聚;加强标准体系构建,联合科研机构攻关无人机起降平台地方标准;立法保障同样紧迫,积极协调争取嘉兴市出台低空飞行地方条例,为低空飞行厘清权责边界。
场景示范是引爆产业的关键抓手。当前,南湖在城市治理、医疗应急等低空应用场景已初见成效,下一步需以场景示范带动新基建试点,加强产业园区重点新基建建设。而人才与技术短板,需通过校企共建低空经济学科、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等方式破解。
买卖全球,助力企业触“电”
褚林峰 区政协委员、浙江紫蓝家居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
当前,跨境电商正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嘉兴市依托数字经济和贸易便利化优势,全力打造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联通全球的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市。南湖区作为嘉兴市主城区,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物流枢纽地位,2024年实现出口401.42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跨境电商出口额52.88亿元,同比增长32.8%。
在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南湖区的跨境电商产业也存在着品牌溢价能力不足、海外营销经验欠缺、海外仓分布不均衡、物流配套滞后以及区域协同不足、产业链整合能力待提升等问题。
建议南湖区建立“出海品牌孵化专项基金”,设立“品牌出海创新奖”,打造“品牌出海服务中心”,特别是联合高校、行业协会及跨境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依托南湖区特色产业,培育“南湖智造”区域公共品牌。
在公共海外仓建设方面可以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联动机制,推动“海外仓数字化升级”,鼓励企业应用物联网、AI仓储管理系统。由政府牵头搭建“南湖区海外仓数据平台”,联合嘉兴及周边地区企业,共建“长三角区域海外仓联盟”,通过共享仓储、分拨、售后等资源,降低单仓运营成本。
另外,南湖区还可以布局海外TikTok发展销售,开展TikTok运营专项培训,建设TikTok直播孵化基地,优化TikTok专属物流通道,开通跨境电商专线;建设南湖区跨境电商选品大数据中心,打造“源头工厂+跨境电商”直通模式,鼓励企业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推动“个性化产品开发”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南湖区跨境电商产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抢抓AI契机赋能南湖经济发展
洪元琛 区政协委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办公室行政主管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6233亿美元,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接近4000家,超过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1/3。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发展程度直接关联着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浙江省和嘉兴市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嘉兴市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南湖区科创载体较为密集、高端人才较为聚集、创新主体非常活跃,当前应紧紧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构建属于南湖区人工智能发展的产业格局。
调研发现,南湖区人工智能产业虽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大模型开发门槛高、不同领域发展速度不均衡、应用场景开发不足等问题。
建议南湖区可以支持大模型垂直应用生态的建立,以“1+N”形式引进建立优质人工智能垂直生态链,支持大模型企业积极与下游产业集群建立联系,推动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或创新共同体;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政府数据向企业开放,通过分领域、分场景对具有资质的企业开放公共数据,加快建立行业垂直大模型。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基础,聚焦民生、政务服务等应用场景,探索建立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在行政服务方面,加快人工智能在材料审查、服务咨询等环节的应用;在智慧交通方面,加快车路云一体化平台的建设等;在赋能产业发展方面,引进供应链管理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升级等项目,发挥研发机构在基于视觉的环境识别、管理决策分析、品质智能监控等优势,加快南湖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记者 李 玲 何金妹 摄影 记者 俞中岳 徐志达 通讯员 冯 成 姜宪伟 赵罕金 林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