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晓君 通讯员 梁 丹
本报讯 位于嘉兴经开区长水街道的万兴苑小区是双溪湖社区首个交付的商品房小区,随着小区入住率提升,垃圾“落地包”问题曾一度困扰小区居民。为此,依托新建的“睦邻议事亭”平台,双溪湖社区与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三方协同议事,征求居民意见,一系列志愿服务在小区展开。
劝导乱扔垃圾行为50余起,指导注册补办垃圾投放卡32户,收集意见建议6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连续7天的现场劝导和氛围营造,让更多热心居民参与小区治理,为小区长效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小区有啥事,“亭”里议一议。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却让社区诸多难办的事得到圆满解决。2024年,嘉兴经开区因地制宜,整合“资金+场地+人力”资源,搭建“睦邻议事亭”议事载体,构建居民自治矩阵,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心头事”,真正将小区的事“提”上议程、“议”在平台、“解”在民心。
万兴苑小区的“睦邻议事亭”选在小区主出入口的显要位置,配有沙发、茶几、书柜等设备,营造了浓厚的议事氛围。借助这一平台,双溪湖社区得以更深入地收集民意、了解民情,居民也能在“家门口”协商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居民走访,全区各社区精准选定建设点,巧用社区闲置用房、休憩凉亭、小区中心公园等,合理配备便民设施,在资金筹措上也是各显神通。”区社会治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城南街道,新月公寓“春风亭”由新月社区“新农E家”党建共建单位浙江嘉昕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屠春甫个人出资11万元捐建;禾源社区“老金工作室”将社区内凉亭改造成新议事阵地,成为居民的“心声汇聚站”。
在前期试点经验的助力下,经开区“睦邻议事亭”建设已进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建设完成且已投入使用104个,共开展议事协商活动133次,协商解决问题96个。2025年,全区计划再建设38个居民可活动、可议事的场所。
“睦邻议事亭”,议的是“事”,关键却在“人”。在党建品牌“红色物业”的引领下,经开区组建了一批红色管家队伍,并通过定期培训,增强基层干部议事协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经开区鼓励各社区结合实际,积极创新“议事方法”,如长水街道创新建立“四方五步”议事协商机制,友谊社区“连心茶馆”、银河社区“唐老师工作室”、府南社区“王姐解忧小栈”等一批具有经开特色的居民“议事品牌”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