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融媒

村民放下碗筷就来了

文化礼堂:从物理空间到心灵原乡 ■记者 沈焕娉 图片由海宁市斜桥镇华丰村提供

  

  文化建设,当以人为魂。

  上周,嘉兴召开传承弘扬“两个文化”、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动员部署会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会上,“着眼争创城乡融合发展典范,打造社会文明新高地的市域样板”“提升‘文化+民生’服务质效”等愿景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纵使形式千变万化,唯有根植于百姓心田的文化建设,方能抵达至臻之境。

  在嘉兴,星罗棋布的文化礼堂各展风华——既得科技之智,又守烟火之暖,让村民放下碗筷便可奔赴其间,尽享诗意的熏陶。

  从科技之智到人文之暖

  海宁市斜桥镇华丰村的文化礼堂,位于村里去年年底新落成的邻里中心的三楼。从外观来看,邻里中心简洁大气,它位于斜桥镇中心,紧靠着神龙湾森林公园,与路仲古镇相近。从三楼天台远眺,村舍错落如棋盘,阡陌交织似画轴,村内景象一览无余,无论从哪里过来都很便利。

  礼堂之内,科技与人文悄然相拥。“刷脸”轻启门庭,“星空影院”流光溢彩,“芯片书屋”无需人工操作,“朗读亭”中声韵流淌。值得一提的是,礼堂去年还被纳入了浙江省文化礼堂智能创新项目试点。

  文化礼堂“活”起来,群众生活就“热”了起来。

  每天上午,这里人来人往,礼堂便成欢腾之海。健身房里,椭圆机上,乒乓球桌前,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村民李金甫和球友老丁相约打球,酣战不休,“根本停不下来”。

  “我基本上每天上午八点半就来,先在图书馆看会书,到九点多回家给老人烧饭,吃好午饭大概十二点半再来打乒乓球,打到下午三点左右回家。”说起自己的“行程”,李金甫活力满满,他说自己总是“放下碗筷就到礼堂来了”。

  这是一个城镇化程度较高的村庄,土地流转后,村民退休后都能拿到养老金,因此对文体生活的需求特别高。华丰村的文化管理员朱雪妹回忆,礼堂刚建成时,工作人员去摸排,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想要打羽毛球、打篮球的场地”“想要学一学时下流行的东西”“想要更多比赛,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

  面对大家热切的期盼,村里和镇里花了大价钱,投入650万元资金,将“跳有广场,讲有故事,演有舞台,读有书屋,学有辅导”的新型文化阵地建了起来。

  “原先村里也有老年活动室,大多数是棋牌类,我还是更喜欢这里。”老丁特别开心,对他而言,新的文化礼堂功能区多,设备丰富。上周日下午,礼堂影厅播放了电影《哪吒2》,大家都十分开心。

  而在邻里中心外,正紧锣密鼓浇筑土地的文化体育公园,作为文化礼堂的配套功能区,马上要在5月底建成开放了。在这个文体公园的一隅,个性化定制的函数主题儿童乐园也在此落地,将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拓展到更低年龄段,让文化为民真正做到了“为全民”。

  从物理空间到心灵原乡

  刚过去的周六,春光明媚,舞乐翩跹。舞蹈室内,十几位阿姨跟着老师跳操挥球,一堂课持续三个半小时,酣畅淋漓。

  这是华丰村推出的健身球操课,邀请海宁市老年体协的老师来上课,一周一节。除了上课,舞蹈室向全体村民开放,村里培养的文艺骨干也派上了用场,上课的时候他们是学员,平时练习时则变成了老师。

  “几乎每天都有人来练习”,朱雪妹说,“有些村民没抢到这节课,平时也能来看看、学学。”今年2月以来,华丰村“礼堂艺校”不间断推出特色艺术公益课,第一季度,快乐舞步、太极拳、钩花编织、健身球操等课程排得满满的,丰富得不得了!她介绍说:“下个季度将安排咖啡拉花、户外气排球、羽毛球等年轻群体喜爱的课程,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也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翻开这个季度华丰村的文化生活安排表,只见上面满满当当——春季培训开设的6个班,参加名额被一抢而空;村里举办的读书打卡、乒乓球比赛等各类活动,一场接着一场;每当夜幕降临,各个功能室灯火通明,成为村民休闲娱乐与学习新知识的“加油站”。

  文化是打开村民心门的钥匙,文化礼堂的活动把大家的心聚在了一起。今年72岁的张关林是村里的文艺骨干之一,爱写爱画的他经常参加各种书画比赛,“礼堂艺校”计划开设暑期书法课,他欣然应允做老师。在他心里,文化礼堂已经从一个物理空间变成了大家的“精神家园”,把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开发了个遍”。

  书法室里翰墨飘香,礼堂书屋内也人头攒动。在这里,无需扫码即可自助借书还书。一到中午,三岁小村童吨吨就跟着父亲来到礼堂书屋看绘本。因为是常客,她对礼堂管理员钱凤云已经非常熟悉。

  钱凤云是华丰村本地人,负责礼堂的日常整理,包括书屋和影厅,她告诉记者:“文化礼堂让大家有了好去处,这里已经成为人气集聚地,连走廊上放置的‘朗读亭’也常有人来唱歌、听书。”

  动静相宜,雅俗共赏。村民或挥拍如剑,或泼墨成章,晨昏交替间,文化已渗入羹汤茶饭。有人亲切地把文化礼堂称为“村庄客厅”,“这么好的阵地,一定要物尽其用,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享受到。”

  华丰村文化礼堂正以文化为舟,载满村民的欢声笑语,驶向更远的江湖。

  

2025-03-25 村民放下碗筷就来了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41826.html 1 3 文化礼堂:从物理空间到心灵原乡 ■记者 沈焕娉 图片由海宁市斜桥镇华丰村提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