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燕 区政协委员、南湖区民族之家秘书长、嘉兴壹禾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其基础性与引领性作用不言而喻。
近年来,南湖区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文化特派员”和“艺术村长”等举措,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许多文艺工作者与村民同生活、同劳动,开展文艺培训、讲座、展览等活动,村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焕光彩。
如今,南湖区大部分农村重视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与多样化,一些乡村依托自身资源,发展起了特色文化产业,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更成为乡村新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然而,南湖区乡村文艺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才短缺、资源不足、农文旅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导致一些优秀乡村文艺项目鲜有人“买单”,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如何挖掘乡村文艺的魅力是破局的关键。为此,建议南湖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乡村艺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育文艺人才。如具体实施青年艺术家驻村计划,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落实,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此外,还应建立城乡文艺结对平台,促进艺术家驻村创作,以文艺赋能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
在政策驱动方面,应加大倾斜力度,为返乡青年提供创业支持,鼓励其开发文创产品、艺术民宿等项目;扶持艺术赋能型农文旅企业,构建产业生态,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提升文化企业的发展潜力。
为进一步激发乡村文化的创新活力,建议设立“乡村艺术创新基金”,资助优质项目,搭建路演平台,举办乡村艺术赛事,推动跨界合作;可以邀请城市艺术家、设计师定期驻村创作,与村民携手重塑乡村的吸引力;持续深化“一村一品”建设,挖掘本地民俗、手工艺资源,开发特色艺术节等活动,培育本土文化人才,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