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嘉兴经开新闻

“亚马,我们准备好了!”

——走近经开区5名参赛者

  万夏群

  陈家友

  王 东

  张志鸿

  郑秋星

  

  ■记者 罗晓君 钟淑婷 谭心仪 吕 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3月30日,第20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将在嘉兴鸣枪开赛,嘉兴也成为第4个承办这一赛事的中国城市。在42.195公里的马拉松赛道中,有20多公里位于嘉兴经开区。

  站在马拉松的赛道上,是什么促使他们跑起来、跑下去?虽然每一位跑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由,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无比热爱和享受马拉松。

  在此次赛事开跑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看工作、生活在经开的他们,如何用脚步丈量热土,诠释生命的力量;同时感受他们的激情与风采,见证他们的坚持与荣光!

  急救跑者,比奔跑更重要的是守护

  运动不息,公益不止!希望能把公益的理念“跑”入人心,为健康中国写下生动注脚。 ——张志鸿

  跑龄10年,每月跑量在200公里以上;在马拉松赛道上承担着一个特殊角色——急救跑者。他,就是张志鸿。今年55岁的张志鸿是平安银行嘉兴支行职员,一名以马拉松为载体,努力为公益事业作贡献的跑者。

  张志鸿十分热爱运动。10年前,因为工作调动,他放弃跆拳道开始跑步。谈起第一次参加嘉兴马拉松的情形,张志鸿依然印象深刻:“半马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我平时最多就跑过十几公里,这是一次挑战。”最终,凭借着过硬身体素质和数月突击锻炼,他圆满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马拉松之旅。

  2024年的嘉兴马拉松,经过急救和心肺复苏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的张志鸿,毫不犹豫地响应了“急救跑者”的招募,向急救志愿服务迈出第一步。“跑步,个人的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能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才是重要的事情。”张志鸿表示,强烈的使命感推动着他,让他奔跑得更加自信。穿着“急救跑者”的马甲,时刻准备着为需要帮助的跑者伸出援手。

  第20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暨2025嘉兴马拉松,张志鸿依旧响应招募。这段时间,他正和小伙伴们一起积极备战,强化实操训练。“希望这次我们依然派不上用场。”在张志鸿看来,“毫无用武之地”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位跑者出现意外,每一位跑者都顺利抵达“终点”,这才是最美好的结果。

  在生活中,张志鸿还是一名“斜杆跑者”。作为摄影志愿者,他不仅记录跑者拼搏的最美样子,更捕捉选手们背后的故事;作为无偿献血志愿者,他已累计献血8200毫升,相当于2个成年人的全身血液总量;大学毕业工作后的第一个月,他就将工资拿出来捐助山区孩童。在他的帮助下,如今,受捐助的孩子中,有的已顺利大学毕业。

  “健康是最大的公益!”“每个生命都值得全力奔赴!”在张志鸿看来,无论是赛道上的努力喘息、镜头里的挥洒汗水、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都是生命最真实的模样。

  嘉兴跑得最快的“兔子”来自经开

  我要带着更多身边的朋友跑进3小时,还要让更多的人在跑步中认识嘉兴、认识经开,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陈家友

  清晨6点多,嘉兴经开区塘汇街道长纤塘绿道上,陈家友稳健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亚马做准备。这次,是他首次作为配速员参赛,肩负的是极具挑战性的“3:00兔子”重任,也是本次比赛的最快组。而他,也是这个组里唯一的嘉兴选手。

  在马拉松赛道上,配速员又叫“兔子”,不仅为参赛者领航,更是稳定节奏的守护者。“对于我们跑步的人来说,能够担任配速员带着更多人一起往前跑,很有成就感。”谈及肩头重任,陈家友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兔子”,他提前两三个月就进入“备战模式”,每周雷打不动进行至少一次30公里以上的有氧跑训练,不仅在积累足够的跑量,也是想进一步稳住配速。另外,他还采取了以赛代练的策略提升体能,这个月已经参加了3场马拉松比赛。

  陈家友是科博达(嘉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4年前为锻炼身体开始跑步,此后就再也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最开始跑,我觉得能够跑3公里已经很不错,后来尝试跑半马下来,感觉也挺好,没想到还可以跑个全马。”在陈家友看来,跑步缓解了很多压力,让他状态更加轻松,也更加热爱这项运动。

  陈家友的这份跑步热情,也带动了同事间的运动风尚,公司跑团成员已有40多名,其中三分之一报名参加了此次亚马。“友哥给了我们很强的引领作用,这次他担任配速员,我们好几个同事都表示要跟着他一起跑。”跑团成员史晓说。

  不同于以往,在家门口以配速员的身份参赛,陈家友深感自己作为“东道主”的责任重大。这几天,他正在提前熟悉比赛路线,特别是针对江南水乡多桥的特征,反复琢磨,让自己更加心中有数。同时,他还在跑友群中化身“导游”,积极推荐嘉兴各地的景点、美食。

  “去年,我也参加了嘉兴马拉松比赛,市民的热情、工作人员的细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比赛很多朋友会在赛道边为我加油。”陈家友笑言,“加油”和自己的名字“家友”发音相似,作为配速员,他会带领选手们一起加油,也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嘉兴不只有江南水乡的柔美,更有活力四射的奔跑力量。

  “园长妈妈”的马拉松记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陪伴,我想一直陪伴着孩子们奔跑,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万夏群

  奔跑需要榜样,成长需要陪伴。此次马拉松赛事中,长水实验幼儿园园长万夏群是其中一员,去年她首次参加嘉兴半程马拉松跑出2小时11分的成绩,这次她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争取2小时内完赛,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自我突破,为老师和孩子们树立一个自律向上的榜样。

  长水实验幼儿园是浙江省体育示范幼儿园,在这里,孩子们每天都会有两个多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和专门的体育兴趣课。轮滑、篮球、滑步车……万夏群介绍说,根据小、中、大班不同年龄层次的运动能力发展特点,幼儿园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享受运动的快乐。

  3月20日上午,长水实验幼儿园(石堰园)在嘉兴植物园举行了一场亲子马拉松。“学校举办亲子马拉松活动不仅锻炼了小朋友们的身体,也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次与孩子情感交流的机会,很感谢学校安排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活动现场,石堰园小三班沈安柠家长沈晶在陪孩子跑完1公里后感慨道。大四班的汪钱轩黎家长也表示,期待幼儿园以后多举办这样的体育活动,以进一步拉近亲子之间、家校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名跑者,万夏群跑步的年头并不算长,开始也就是2020年左右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小区有一批跑友,每天约定好大家一起跑,就坚持了下来,基本上是跑三天休息一天,每天早上四点半起来去跑步。”

  2024年,万夏群需要管理的园区从原先的2个变成4个,面对工作压力,她选择通过跑步来排解。“第一次半马的时候,我也觉得累,感觉怎么那么难,但是跑完后一身轻松!你想,连马拉松都能跑,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坚持跑步后,万夏群说,自己每天都元气满满。每一个见到万夏群的小朋友和家长,往往都会被她身上充沛的精力所感染。

  “园长妈妈早!”“园长妈妈你抱抱我!”“园长妈妈我想你和我玩!”……每天早上,万夏群总会在门口准时迎接小朋友们。随后再回到办公室开始4个园区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午孩子们午休的时候,往往又是她和老师们一起培训学习的时间。

  幼儿园里,孩子们都喜欢和万夏群“玩”在一块,只要看到她,就会冲到她的身边抱住她。“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开始跑步爱上运动后,我也更加注重通过运动培养孩子们锻炼习惯,让他们保持健康体魄,不仅是身体上也包括心理上。”万夏群说,马拉松运动的精神,对孩子们也是很好的激励。

  家乡赛道上,他再立“破三”目标

  “爱我所爱,持之以恒。马拉松教会我的,不仅是坚持,更是如何与呼吸、心跳乃至岁月温柔相处。”——王东

  从一名普通的跑步爱好者到全马成绩2小时41分的“精英跑者”,48岁的喷涂设备管理兼环保专员王东,已用脚步丈量了十年光阴,他的故事不仅关乎速度与坚持,更是一场与自我对话的生命修行。

  2014年,王东所在的公司为庆祝成立十周年,组织了一场绕厂区三圈的趣味健康跑。彼时的他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参与,却未曾想到,这三圈竟成了改写人生的起点。一年后,在同事的鼓励下,他站上了无锡马拉松半程赛道的起点。

  回忆起初次参赛的情景,他坦言:“那时连10公里都跑得吃力,但每突破一个里程,就像解锁了新的自己。”从5公里到全马,他用“目标感”推动自己跨越极限——5公里后想挑战10公里,10公里后向往半马,而半马后又指向了全马。

  赛道上的突破,往往始于生活中的坚持。作为嘉兴恒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员工,王东的工作常与设备维护、环保处理为伴,但他从未让忙碌成为放弃的理由。

  凌晨5点的穆湖见证了他最熟悉的训练场景:天色未亮,路灯将身影拉长,耳机里的节奏与脚步声交织成清晨的独奏。每周五六次、月均三四百公里的训练量,让他从“咬牙完成任务”到“形成身体本能”。“到点不跑,总觉得缺了什么。”他说。日复一日地自律逐渐沉淀为生命的一部分,如同呼吸般自然。

  如果说训练是孤独的修行,那么赛场则是激情的绽放。2019年的北京马拉松成为王东记忆中最炽热的一页。3万名跑者齐聚天安门广场,在国歌声中等待发令枪响。“在祖国的心脏起跑,那种震撼穿透骨髓。”他回忆道。最终,他以2小时41分58秒刷新个人最佳成绩。

  而今年,他将目光投向家乡赛道——嘉兴马拉松,立下“破三”(全马3小时内完赛)的目标。“为嘉兴而跑,意义不同。”说这话时,他眼中闪动着少年般的炽热。

  十年间,他将汗水酿成故事,将倔强化作习惯,更在一次次抬脚与落地的循环中,触摸到生命的本真。

  爱跑步的企业家,克服“极限”迎接成功

  人生如跑,尝尽酸甜苦辣,不言弃。

  ——郑秋星

  每天清晨6点的公园里,有一群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不惧寒冷、不畏酷暑,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绕着公园快跑刷圈。郑秋星也是其中一员。“一周七天,我最少五天都会跑,觉得这是锻炼身体也是在经历人生。”他说。

  今年49岁的郑秋星是浙江睿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说起他跑马拉松的初衷,其实很简单。读书时期,郑秋星就喜欢打篮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保持健康的体魄,他接受朋友的建议,开始跑步。

  从最初的2公里、3公里到5公里,再到10公里、半马,郑秋星有点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才开始跑步一个多星期,对这项运动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被朋友拉着跑了人生第一个半马,印象很深刻,那次成绩是2小时15分。”他回忆道。从此,他正式开启跑马人生。

  郑秋星与马拉松结缘11年,如今收获了健康的体魄,也成就了“长跑型”人生。谈到参加马拉松的收获,郑秋星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是人生‘酸甜苦辣’,追求的是每一次完赛后,又一次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成就感。”

  这11年来,郑秋星一边享受着跑马的“孤独”,一边感受着“以跑会友”的快乐。每每遇到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他就会选择去跑步,在赏心悦目的绿道上,一场大汗淋漓后,一切便豁然开朗。

  而与跑友们一次又一次地在赛道上奔跑,大家相互激励、共同进步,都在向自身的极限发起挑战。顽强拼搏的意志、坚持到底的毅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让郑秋星在工作中永不停歇,追求卓越。“做企业,跟跑步一样,要敢想敢干,更需要坚持、耐心和专注,克服每一次的‘极限’,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郑秋星说。

  作为企业的“当家人”,跑步这件事也已逐渐成为公司特有的风气甚至一种文化。“这是入门最简单,又没有场地限制的全民运动。”他越来越感受到跑步给自己和员工带来的好处,希望能影响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

  这些年,郑秋星跑遍了全国各地,对“家门口”的亚马,他甚是期待。

  “嘉兴是国内第4个承办亚洲马拉松锦标赛的城市,我非常骄傲,也十分期待。”郑秋星激动地说,这些年,嘉兴这座宜居宜业之城在不断成长,全民健身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正是江南最美的时节,在樱花、海棠、桃花的加持下,这几天的嘉兴尤其秀美。此次马拉松,郑秋星不少外地跑友将前来参赛,他说:“我一定会当好东道主,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他们,带他们好好逛逛嘉兴,品尝嘉兴的美食,让他们感受到嘉兴人民的热情好客。”

  

2025-03-27 ——走近经开区5名参赛者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42021.html 1 3 “亚马,我们准备好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