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代炒菜,新业态激发消费新活力

  

  ■俞 尘

  

  代炒一个菜,仅需6元钱!“代驾”服务你可能体验过,“代炒”服务你听说过吗?所谓“代炒”,就是顾客在菜场买好菜,支付一定的加工费,由专门的厨师帮你把菜做好。最近,这种服务在嘉兴的菜场里悄然兴起,不少体验过的市民直呼“真香”。市民陈女士说:“很好吃,我自己做不出这样的味道。”市民马先生说:“很方便,既不用自己炒菜,又不用洗锅刷碗。”市民冯女士将刚买的菜交给炒菜师傅,番茄炒蛋和芹菜肉丝,两个菜的菜钱和加工费一共才27元。

  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说,到了一个新地方,他宁可去逛逛菜市场;《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认为,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场。“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菜市场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如今,随着“代炒菜”这种新业态的加入,菜市场的烟火气更加浓郁了,直击味蕾,直抵人心。

  说起来,“代炒菜”服务的出现,也算是多重因素下的必然结果。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众多年轻人都在为吃饭问题伤脑筋。自己做费时费力,很多人既没时间也没厨艺,做出来的饭菜自己下不了口;外卖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实在让人吃得不放心;下馆子不仅花销大,而且那色香味诱人的菜品,有可能是预制菜……而“代炒菜”恰恰规避了以上种种弊端:自己购买食材,却无须自己动手制作;由大厨代炒,却不像饭店里那么贵;亲眼见证炒菜过程,不像外卖那样让人担心,更不用考虑预制菜问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代炒菜”服务精准找到了众多年轻人餐饮消费中的痛点,一举化解了“想做饭没时间,点外卖不放心,下馆子花费高”的难点。这是市场竞争下的另辟蹊径,也是服务升级的必然结果。

  从另一角度看,“代炒菜”服务更像是市井餐饮的意外复兴,至少目前还没有太多资本运作的影子,也少有连锁、加盟、烧钱补贴之类的操作。这种个人化的小买卖,寄托炒菜师傅们“凭手艺养家糊口”的期望。这就是消费的意义,既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又让商家赚取了利润,互利双赢才是消费可持续的法宝。

  “代炒菜”服务的出现,还与菜市场的华丽转身密切相关。如今的菜市场早已告别了脏乱差,变得越来越高大上。在嘉兴,自2012年以来,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已先后八次被列为民生实事项目,一个个如同商超一般的菜市场,为“代炒菜”等新业态的涌现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也再次说明,建好基础生态,始终是培育新业态、新消费的前提。

  促进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激发消费活力需要更多像“代炒菜”这样的新业态。每个新业态的出现都是挖掘消费潜力、增进消费活力的契机,无数个新业态带来的服务升级、消费升级相叠加,拉动内需便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别小看“代炒菜”这样的小生意,它的出现启示我们,只要瞄准公众的消费痛点、努力化解消费难点,则挖掘消费潜力、激发消费活力便大有可为。

2025-04-15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44326.html 1 3 代炒菜,新业态激发消费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