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城与乡双向奔赴、携手发展,由“共融”走向“共荣”

75年绘就“嘉禾新图景”

  

  ■记者 杨 薇 插画 张利昌

  

  金秋时节,徜徉嘉禾大地,左手繁华、右手田园,城与乡不再有边界感,城市花园与乡村花海连成一片。

  “城与乡”,是读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重要关系。而在“重塑”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嘉兴始终坚守“共进互促”,如今已是全国城乡融合最深、差别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浙江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观察样本。

  9月25日至27日,2024“红船论坛”在嘉兴举行,主题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浙江实践”。活动期间首发了“中国(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指数”。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嘉兴在城乡共富方面表现突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领跑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53∶1;农村集体经济村均总收入565万元、经营性收入村均277万元;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相对顺畅,“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位居全省前列……

  嘉兴的城乡融合发展,是双向奔赴、携手发展,不仅以城带乡,而且以乡促城、城乡互补,重点是盘活农村的“有”,让每处山水、每寸土地充满魅力并显示出真正价值,进而改变农村被辐射、被输血的命运,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嘉兴始终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因地制宜、因时施策。早在20世纪50年代,嘉兴农村就备受全国瞩目,源自平湖的“新仓经验”因毛主席的批示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面旗帜,对我国合作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创了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的新局面,自古繁华的“鱼米之乡”迎来了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的新征程。

  正是有了良好的底子,嘉兴快速走上了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004年3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嘉兴蹲点调研统筹城乡发展时,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乘坐了101路城乡公交,在亲身感受嘉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带来的变化后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牢记嘱托,嘉兴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出台全国地级市首个《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创新实行“两分两换”,从“二元”分割实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和美乡村与繁荣都市共生的发展之路。

  从数据来看,嘉兴城镇化率已从1970年的9.3%提升到如今的7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从1978年的223元提升到了2023年的49643元。

  嘉兴城乡融合发展,亮点频出、看点纷呈。随着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对接,嘉兴的城乡公共服务逐步走向均等化,解决了村民的教育、医疗、交通、养老、就业等问题,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101路的班组长庄正新直言如今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城哪里是乡”,很多从嘉兴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人甚至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选择重新回到家乡当农民……

  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中国,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并且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全世界少有。要推进现代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要走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日之嘉兴,正积极为全国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探路,不断打通城乡融合发展通道,努力实现城与乡的“两相欢喜”“携手繁荣”,在城乡发展协调性、均衡性上走在前、作示范。

  

  1955

  嘉兴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1955年,毛泽东同志对当时在浙江省平湖县新仓供销社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签订购销结合合同的经验做法作出批示肯定。“新仓经验”对我国合作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2

  

  1982年,嘉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开始向商品化发展,专业大户、新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

  1992

  

  1992年起,嘉兴市政府连续三年召开三次“许村会议”,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使农村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

  1998

  

  1998年以后,嘉兴通过撤乡并镇等措施,推动镇、村中心集聚发展,带动农村市场繁荣和农村第三产业发展。

  2001

  

  2001年,在全国率先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农民对“种什么”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乡镇则可以放开手脚发展高效农业。

  2003

  

  2003年,嘉兴在全国率先启动城乡公交改革。截至2023年底,740个行政村城乡公交覆盖率均为100%,实现了“村村通公交”。

  2003年,嘉兴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成为全国唯一将所辖县(市、区)全部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地级市。2007年,嘉兴将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与城镇居民医疗合作纳入统一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2004

  

  2004年,嘉兴出台全国地级市首个《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嘉兴开全国先河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协同土地、社保等方面改革,消除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城乡差别政策,从而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城乡之间的均等化程度,促进公民权利平等。

  2008

  

  2008年开始土地改革,实行“两分两换”,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让农民成为市民,住公寓,拿退休工资。

  2013

  

  2013年,浙江全省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嘉兴率先答题,10年间,嘉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

  2017

  

  2017年,桐乡首创的“三治融合”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之确定为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三治融合”经验迅速在全国扩散推广,为重构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路径。创设了“一约两会三团”“积分制管理”等机制,逐步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2021

  

  2021年,嘉兴相继制定实施《嘉兴市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关于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1235”行动,加快构建形成“1+7+18”的城乡融合发展系列标志性成果。

  城乡交通

  “数”说

  城乡融合发展

  

  生活水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43元

  收入水平位居全国293个地级市首位,

  并且连续20年居全省首位

  

  城乡收入比1.53∶1全省最优

  

  全市私人汽车保有量达167.70万辆,

  平均3.33人拥有一辆

  粮食生产

  

  全年粮食总产量100.28万吨

  粮食播种面积232万亩

  总产量和播种面积

  连续18年

  都是浙江的“种粮状元”

  生态环保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率、垃圾分类覆盖率 100% 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不出县” 入选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和省级标杆项目数量全省第一

  

  100%

  

  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

  

  农村公路密度及联网程度、高速公路密度均居全省第一

  全市所有镇(街道)15分钟都能上高速,省域、市域、城区“三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100%

  交通共富指数全省领先,“设施通达”“服务优质”等指标均达100%

  公共服务

  基本建成“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全市公共服务均衡可及指数 92.86 居全省第一

  

  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满堂红”

  

  城乡教育共同体覆盖面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均达100%

  

  成功创建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村(社区)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镇(街道)全覆盖,

  100%完成标准化建设。

  

  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

  全国首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

  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评估实现全省“十连冠”

  养老服务

  

  全市所有镇(街道)、村(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先后在医养结合、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等方面5次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地区

  

  养老保险实现人均享受待遇、政策同步化水平、基础养老金调整力度、财政补助标准、精准扶贫力度“5个全省最高”

  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参保缴费及待遇全市统一,城乡低保实现同标同保。

  以上数据均截至2023年底

2024-10-01 城与乡双向奔赴、携手发展,由“共融”走向“共荣”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22182.html 1 3 75年绘就“嘉禾新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