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佩佳
虽然还没到11月,但今年的双11网购狂欢早已开启。大家在享受网购便利的同时,也发出了一些不满的声音。有消费者吐槽:“满减活动不适合文科生”“下单就显示快递收揽”“又被第三方测评带进坑里”;同时也有商家喊冤枉,乃至“求‘仅退款不退货’的高手放过”。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网购,如何让真诚回归?
网购现在已经成为普罗大众的一种日常消费行为,大到家具家电,小到纸巾牙签,或许都曾出现在人们的购物车里。通过网购,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喜欢、需要的东西,价格也相对实体店更加优惠,成为全民喜爱的购物方式。前些年还有“网线到哪里,就能买到哪里”的说法,足以可见网购的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
但是,在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里,也悄然滋生出一些不良行为。商家钻规则漏洞比较常见,比如以次充好、货不对板,甚至是假货横行,“康帅傅”冒充“康师傅”等,引得消费者怨声载道。但在网购交易中,买家也不完全处于弱势,网上甚至出现了一个新群体,由专人授课指导他们如何通过投诉商家、打发货时间差等手段实现“薅羊毛”,让商家直呼“伤不起”。
今年7月,广西一地方法院便调解了一起“仅退款不退货”纠纷;在此之前,为了价值不到100元的12双袜子,一名网店店主也曾驾车千里从上海追踪至河南开封为自己维权;江苏一网店店主则因一盏标价30多元的吸顶灯被恶意“仅退款”而把买家告上法庭,通过诉讼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商家举起维权大旗的同时,消费提醒也在不断敲响警钟。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看待互联网促销活动和商品测评类营销信息。原本应该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参考的第三方测评,或因账号主体口碑不佳,或因受到商家的影响,不同平台对同一款商品的测评结果,时常差异巨大甚至截然相反,不仅没有为消费者做好参谋,反而造成了误导。
跑偏、变味的第三方测评,“仅退款不退货”的“薅羊毛”策略,让买家和卖家都很“受伤”,让网购环境变得耐人寻味。有网友提出“灵魂拷问”:到底应该相信谁?
网购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变得不可或缺,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更为真诚、合理且长久有序的网购环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保护,但过于偏向消费者、苛责商家的游戏规则,不利于鼓励商家做优做精商品和服务,长此以往将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留在平台上的可能只是“低价胜出”的商家。
所以,买家和卖家都应该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勾心斗角,这样才有利于买卖双方的权益平衡,让网购市场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