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佳琴 通讯员 王 虹
本报讯 11月28日,嘉兴市首个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海盐开发区码头一期30MW滩涂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实现并网发电,预计今天将达到全容量发电。
记者了解到,中广核海盐开发区码头一期30MW滩涂光伏发电项目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36亿元,分为陆上升压站区域和海上光伏区域。其中,陆上升压站区域为一座110kV升压站,已于2023年12月带电完工;海上光伏区域主要涉及海上面积416亩,光伏组件布置在海盐码头引桥之间的沿海滩涂,共打下4046根管桩,安装54656块光伏组件,已于本月初全部完工。
中广核海盐开发区码头一期30MW滩涂光伏发电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并网发电,历时一年多,先后遇到了施工受阻、流域审核、停电并网等问题,在当地政府的全力协调下,各个难题都得到有效解决。
自“双碳”目标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目标提出以来,发展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成为“十四五”规划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内容。如今,分布式光伏早已成为嘉兴不可或缺的新型能源,通过“光伏+工厂”“光伏+医院”“光伏+商超”“光伏+农田”,光伏发电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
“相比在陆地上建设光伏项目,建设海上光伏项目具有天然的环境优势,水面开阔没有遮挡物,日照较长且能充分利用水面反射光进行发电,发电量较陆地光伏提升5%至10%。”中广核海盐开发区码头一期30MW滩涂光伏发电项目经理杜晓超介绍,“我们这个项目选择建在海盐码头引桥合围的海域内,能将闲置的滩涂海域资源综合利用起来。”
记者了解到,海上光伏绝对不是陆上光伏的简单“平移”,需要克服近海滩涂复杂及海洋环境下高湿、盐雾、风大、浪高等带来的影响。“针对海洋环境,我们采用高抗蚀硅酸盐水泥基预制桩,同时与厂家联合研发特殊工艺,采用定制化的光伏组件,提升光伏面板的抗腐蚀性,确保光伏电站拥有25年的生命周期。”杜晓超说。
这座“海上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海盐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对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这个项目属于清洁能源项目,平均每年可生产3354.7万千瓦时绿色能源,相当于海盐所有居民一个月的用电量。”杜晓超说,“相比传统火力发电,该项目可节约标准煤24.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8.84万吨。”
海盐拥有53.48公里长的海岸线,是浙北地区海岸线最长的县(市),具有悠久的海塘修筑历史,沿线风景秀美。等海盐县海塘安澜工程完工之后,这座“海上电站”也将成为海塘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