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南湖区“内部吹哨人”织密安全防护网

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区2099家企业,整改完成2248个安全隐患

  ■记者 冯思家 通讯员 裘 杰

  本报讯 7月3日早上7时,浙江亚达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倪建伟跟往常一样步入二期车间,他不经意发现一批堆放在气瓶库门口的物料堵住了消防通道。倪建伟立即将隐患上报至公司安全部门,安全隐患迅速被清除。去年6月,南湖区在全省率先试点“内部吹哨人”机制,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区2099家企业。

  “现在进车间不戴安全帽自己都不好意思。”浙江亚达绿能科技安环部负责人柴计旺说,“上月我刚到门口就被一位工人提醒。”在亚达绿能,“内部吹哨人”机制试点一年来,已有74人次员工获得举报奖励,总额超4万元,企业发现的隐患均实现闭环整改。

  去年6月,南湖区在全省率先试点“内部吹哨人”机制,55家工贸企业成为首批“吃螃蟹者”。随后,该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在涉及国务院安委办要求的8个重点行业领域全面铺开,至今已覆盖2099家企业。“内部吹哨人”机制的核心是让每一位员工成为安全生产的“眼睛”和“耳朵”,鼓励他们都能像倪建伟一样,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吹响“安全哨”,在企业内部织就一张共抓共治、共同监督的安全防护网。

  为转变员工观念,提高大家发现、反映安全隐患的积极性,南湖区应急管理局深入各行业企业调研后,于今年2月出台《南湖区工业企业安全隐患内部举报奖励制度实施方案》,推行“全员制”理念——无论岗位高低,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吹哨”即为企业功臣。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长效落实。为此,南湖区应急管理局组织专项指导组,深入机械制造、危化品使用等重点企业40余次,以“望闻问切”的方式提供精准服务——实地查看现状、听取难点、询问问题、切中要害提出建议。针对制度理解不透、奖励操作性弱、上报途径不清等共性问题,该局工作人员进行“点对点”答疑,并为辖区企业制作标准化操作模板。

  自“内部吹哨人”机制实施以来,南湖区各企业通过现金、奖品、积分等不同形式对员工进行奖励,2248个安全隐患按时限标准完成整改。值得一提的是,南湖区的做法还引起了省内同行的关注,今年5月下旬,浙江省安委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通知》,要求分级分行业全面推动机制建设任务落实。

  “制度帮我们打通了隐患反映渠道,员工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嘉兴市南方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今年初以来,南湖区工业企业火灾事故数同比下降71.4%,工伤事故数同比下降15.2%,事故报警数同比下降35.7%。

2025-07-06 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区2099家企业,整改完成2248个安全隐患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53932.html 1 3 南湖区“内部吹哨人”织密安全防护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