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特刊·我们都是筑梦人

时美玲

守护“别样花蕾”成长

  

  “特殊教育的‘特殊’不是用来定义我们的学生,而是意味着从事这项事业的人需要有‘特别的毅力、特别的方法、特别的爱心’。”这是在特殊教育领域执教37年的时美玲的心里话。对于她而言,每个特殊的孩子就像一只努力向上的小蜗牛,尽管爬得慢,但只要一直爬,不放弃,外界再给点“微风”和“阳光”,孩子一定也能找到幸福。

  时美玲说,像她这样的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就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那点“微风”和“阳光”,守护着“小蜗牛向上爬”的路不再寂寞。

  上世纪80年代,在平湖师范学校读书的时美玲并不知道,作为普通师范专业毕业的她,会被分配到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执教。尽管距离那段时光已过去良久,但时美玲依然对很多事印象深刻:“一切从头学起。”

  那时的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还叫嘉兴市聋哑学校,生源都是听障学生。时美玲告诉记者,因为许多学生来源于农村,周围人讲的又是方言,大多数学生打的是“土手语”。为了更好跟学生交流,她每天跟着学校的“师傅”一节节地听课。久而久之,时美玲突然发现工作逐渐上了轨道,手语再也没有忘记过。学生遇到她,也会拉住她聊起悄悄话……

  “一句‘老师好’,让我有一种使命感。”她告诉记者,如果说,最初在特殊教育领域做一名老师是“一个偶然”,那么,把它作为长期坚守的事业则是她必然的选择。

  2000年,时美玲担任学校副校长,分管德育,全校学生最多的那年,有200多个。直到现在,时美玲也记得她和学生面对面聊天的场景:“有一个女生,十分调皮。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一,都是我在管,变化也很大。”时美玲提起这个学生的时候,语气中仍有自豪,“她很有运动天赋,打篮球打得非常好,得了好几个全国冠军。”

  老师的“爱”是基础,只有打心底爱学生,才能做好这份工作。时美玲认为,除了“爱”,“专业度”也非常重要。2008年起,她担任学校校长后,渐渐发现,听障学生生源不断减少,而智力障碍、多重残疾、孤独症等方面的学生比例不断提高。

  “学校需要转型,把更多精力放在培智教育上,而对我们老师的专业度要求也变得更高了。”尽管已经有思想准备,但袭来的困难还是超过时美玲的预想。

  “与思维和自理能力相对正常的听障学生相比,教导孤独症儿童有太多未知。教师们要有专业知识的加持。”她说,“很多都涉及医学、康复学、心理学等多种知识,也要求教师对待每名学生都能拿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沟通方式,甚至是教具。”

  为了做好学校转型,时美玲率先垂范、虚心学习,远赴重庆、广州等地学习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课程改革经验等,并坚守课堂第一线,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科研。为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时美玲带领团队不但招收师范类教师,更招聘了一部分医科类康复教师。

  2012年,当重庆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被招到学校后,时美玲才松了一口气:“学校以后开展康复类课程就有专业支持了!”

  2015年,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承担了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医教结合”实验项目。在时美玲的带领下,学校不断探索形成“医教结合”嘉兴经验,先后获得全国艺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等称号。

  她带领的团队课题成果也获得了2021年浙江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论文获全国(盲聋)校美育论文一等奖等。而她本人,也因工作突出、成绩显著,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浙江省杰出教师等称号。

  翻开学校的《综合康复指导手册》,围绕“运动康复”主题的课程主线分明,有面向所有低段孩子开展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课,也有面向具有运动障碍的孩子开展的大运动课程……除了日常教学之外,作为嘉兴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主任,时美玲还经常带团队去基层学校指导融合教育工作,为教师队伍的培养付出努力;看着那些曾经略显青涩的青年人如今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时美玲觉得很欣慰。

  今年57岁的她,与特殊孩子的缘分将继续书写下去。

  (撰文 沈焕娉)

2024-09-09 守护“别样花蕾”成长 4 4 嘉兴日报 content_219636.html 1 3 时美玲 /enpproperty-->